
烏木是陰沉木的俗稱,一般表皮烏黑,它和我國紅木標準中的“烏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陰沉木的形成久遠,據可考資料記載:遠古時期,由于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地震、山洪、雷擊、臺風等重大的地理、氣象變化,將大量的金絲楠,當然也會有紅椿、麻柳、青杠、香樟等樹種深埋于泥沙和沼澤地下,時間長達數千年甚至數萬年,它們歷經激流沖刷、泥石碾壓,特別是在高壓缺氧狀態下,經長達千萬年的炭化、氧化、醇化過程后, 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的植物“木乃伊”。陰沉木既具備木的古雅,又有石的神韻,其質地堅實厚重,色彩烏黑發亮,斷面柔滑細膩,耐腐朽抗蟲蛀,渾然天成。所以四川人稱之為“烏木”,東北人稱之為“浪木”、“沉江木”,西方人則稱之為“東方神木”。故又稱“碳化木”。 可以說此時的 “陰沉木”已遠遠超出了木材的范圍,是人類日月變遷、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的最好見證,經日本量子科學儀器檢測,烏木在廣收天地靈氣后,有著超強的能量,其烏木能量遠超過天然水晶的量場能量,具有極強的安神定魄之功效。中國傳統文化也認為,烏木在地底下埋藏千萬年而不腐,已具有大自然的靈性,能辟邪、納福、招財等等,這就越發顯得彌足珍貴。在古代,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皆把陰沉木雕刻的藝術品視為鎮宅之器,辟邪之物,傳家之寶。
烏木因其稀少,加上烏木的價值是根據其形成的年代、品像來決定,其價格自然也是千差萬別,較之紫檀、黃花梨,先前并不為人所知。我們知道,金絲楠木作為國木已經是千金難求的稀世奇珍,市場上能見到的正宗陰沉木金絲楠,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很多時候即使有經驗的藏家,也會將陰沉木楠木當做陰沉木金絲楠。陰沉木本就數量稀少而十分珍貴,古往今來以陰沉木制成的木藝品常常是皇室宮廷和達官顯貴的賞玩之寶,而陰沉木金絲楠就更是縱使散盡千金也難尋其一的寶中之寶了。如果有機緣得獲大段陰沉木金絲楠,再經巧奪天工雕琢成陰沉木金絲楠木擺件,自然可以做為傳世圣品。
很多烏木(陰沉木)都有香味,金絲楠陰沉是有一種類似樟木的清香味道,碳化嚴重的味淡。只要鑒別方法是將木材任何一面進行打磨拋光,如可見明顯金絲(綠色、棕色、灰黑色都有可能,依炭化程度和產地而定)那一般可定性為楠木或小葉楨楠(金絲楠)。